導語:中公時事政治頻道更新國內國際時事政治熱點,并提供時事政治熱點、時政模擬題、時事大事記及時事政治熱點匯總等。今天我們關注--時政熱點:守護人類瑰寶 賡續燦爛文明 。
世遺保護成果
惠及民眾生活
作為本屆世界遺產大會的主席國和東道國,中國一直致力于世界遺產保護,大力推進世界遺產保護事業。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保護的基本原則寫入憲法,頒布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330余件,建立起比較完備的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監測和研究工作體系;目前已建立自然保護地11800多處,約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8%,正在推進長城、大運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和黃河文化遺產廊道建設。
在此過程中,中國在遺產有效利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其中包括將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生態產業發展特別是減貧事業緊密結合,使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培育“遺產+旅游”“遺產+傳媒”“遺產+制造”等跨界融合發展的新業態,創新傳播方式,努力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推動交流互鑒
共同應對挑戰
世界遺產保護面臨的復雜形勢是參會代表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氣候變化、人口過快增長、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加快以及來自武裝沖突和恐怖主義的嚴重威脅,對遺產保護構成嚴峻挑戰。中方表示,應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倡導理念共通、責任共擔、成果共享的遺產合作,傳播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促進多樣文明和諧共生。
發展中國家蘊含著豐富的遺產資源,但目前還有20多個國家沒有一處列入世界遺產目錄,這其中絕大多數為發展中國家;同時,瀕危世界遺產也多分布在發展中國家。中方強調,世界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需要國際社會通力合作,落實《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中國愿以實際行動承擔國際責任,與教科文組織共同建立世界遺產教育平臺,幫助發展中國家培養遺產保護方面的專業人才,支持在世界遺產領域落實教科文組織非洲優先全球事項,為全球遺產保護事業特別是提高發展中國家的遺產保護能力貢獻力量。中方表示,將在未來5年提供100個獎學金名額,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和小島嶼國家培養世界遺產保護方面的專業人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奧德蕾·阿祖萊從位于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在線發表了致辭。她指出,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七屆大會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即將在2022年迎來50周年。本屆大會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公約執行情況的機遇,總結成功經驗和存在的不足。
阿祖萊認為,評估過去50年來的發展過程,意味著梳理所有締約國對超過1100處世界遺產在保護和利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此舉非常清晰地表明了該公約的核心訴求,即通過國際社會共同攜手努力,更好推進遺產保護事業。
阿祖萊強調,實現平衡又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遺產名錄目標,仍有許多工作要做。比如,非洲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傳統與獨特的自然風貌,人口預計到2050年將占全球人口的1/4,但是非洲目前只有96處世界遺產,還不到遺產名錄總數量的9%。阿祖萊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在2021年底前與會員國特別是非洲國家進行評估和協商,以便提出促進實現平衡的新解決途徑。
達成廣泛共識
通過《福州宣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次“加長版”世界遺產大會將審議2020年和2021年兩個年度的世界遺產項目。世界遺產委員會已開始審議上一屆大會工作報告。除非洲優先、可持續發展與世界遺產進展、氣候變化對世界遺產影響等議題外,大會將持續討論世界遺產保護狀況并對《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現狀進行審議。這些評估又與后續的申遺和建議列入瀕危項目議程相互關聯。
此外,世界遺產大會首次采用線上為主的方式舉辦。在線討論,尤其是在線進行申遺項目審議,需要技術支持,更需要締約國相互團結合作,才能順利、高效完成各項議程。
在7月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田學軍介紹說,在第一天的會議中,世界遺產委員會各成員國就世界遺產能力建設等項目進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果的討論,達成了廣泛共識。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田學軍表示,“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通過努力工作,密切合作和公開、真誠和包容的對話,此次大會將成為一次成果豐富的大會。”
田學軍說,此次大會的成果將會體現在多個方面。新列入的遺產項目將有助于增強世界遺產的代表性,改善平衡性;同時,大會希望通過審議遺產地保護狀況,敦促締約國認真履行公約義務。田學軍透露說,大會正在審議世界遺產公約與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對世界遺產影響等政策性文件。這些重要議題將對世界遺產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
田學軍宣布,在本屆大會全體會議上,代表們一致通過了《福州宣言》,重申了遺產保護和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以及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性,特別指出世界遺產可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和平與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強調妥善應對各種傳統、非傳統的挑戰,呼吁在多邊主義框架內,開展更密切的國際合作。
預計從7月24日傍晚開始,大會將啟動申報程序,締約國提交《世界遺產預備名單》,大會將連續4天逐項審議2020年和2021年新申報項目。中國提交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預計于巴黎時間25日上午進行討論和審議。
豐富的主題邊會
關注可持續發展
除先期舉行的“2021年世界遺產青年專家論壇”“世界遺產地管理者論壇”外,世界遺產大會還舉辦豐富多樣的主題邊會。
7月17日—19日間,“面向未來的世界遺產教育—文化傳承、能力建設與地方可持續發展”“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世界自然遺產與生物多樣性:濱海候鳥棲息地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空間技術助力遺產可持續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的保護與申遺”“分享與保護:中非世界遺產申報籌備經驗交流”等邊會同時亮相。
此次大會是世界遺產大會歷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線上會議為主的方式召開。在大會現場,代表們通過大屏幕與世界各地參會者進行交流。“各位代表,大家早晨好、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這是在各個會場內都能聽到的獨特致辭開場白。
“可持續發展”成為各邊會集中出現的代表性主題。“世界遺產青年論壇”是世界遺產大會的常設項目。在今年的青年專家論壇上,來自全球30個國家的青年代表也在圍繞“世界遺產與可持續生計”開展對話。
2021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一系列報告,揭示了新冠肺炎疫情對文化領域的影響。其中《新冠疫情下的世界遺產》顯示了遺產地關閉后對當地社區的嚴重影響。在疫情最嚴重時,90%的國家被迫完全或部分關閉其世界遺產地。2020年,遺產地的訪問量下降了66%,相關收入下降了52%。
在此背景下,關于世界遺產與社區的可持續生計策略成為熱點話題之一,各國青年代表認為,發展旅游業非常重要,但其關注點卻不盡相同。
來自秘魯代表克勞迪婭·其倫更關注提升社區居民教育。她認為文化遺產尤其是考古遺址的管理與旅游發展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但需要通過加強對社區的教育來促進遺產價值傳播,才能促進遺產地的可持續發展。她的觀點是:旅游過程中,不僅消費方可以發聲,也要通過公眾教育傳播遺產價值,讓賣方或遺產所有者、社區等相關方都能發聲,才能達到可持續的目標。
匈牙利代表艾拉·博科西則關注遺產地旅游目標市場。她發現許多社區無法通過自己的文化遺產來維持生計,此時發展旅游是一個很好的解決途徑。但在一些國家,遺產地過于重視國際市場,會導致國際游客與當地遺產的文化產生脫節。
中國青年代表則關注旅游如何促進社區居民的遺產認同。中國代表楊雪珂以世界遺產地西遞和宏村為例,描述了在旅游發展前,當地人憧憬城市里的現代生活,不愿意住在當地的傳統民居中;但是當旅游發展起來,當地居民逐漸認識到他們的文化遺產的價值和重要性,參與到遺產保護中,吸引更多青壯年返鄉就業。
從蘇州到福州大會
中國遺產保護躍升
2004年7月,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在蘇州舉行,為《世界遺產名錄》新增29項文化遺產和5項自然遺產,其中也包括中國的“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大會通過的《蘇州宣言》呼吁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國要更加重視青年人在世界遺產保護中的作用,加強針對青年人的世界遺產保護教育。
2004年和2021年,中國兩次成為世界遺產大會的舉辦地。這17年間,中國的世界遺產事業經歷了巨大變化,不僅在遺產總量上進入世界前列,更在遺產理念、全球視野、遺產實踐、保護方法與能力等諸多方面逐步趕了上來。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告訴本報記者,從蘇州到福州,他認為中國界遺產專家的對話能力和協調能力顯著提升。作為中國世界遺產事業發展的經歷者,呂舟主持了鼓浪嶼申遺文本的編制,目前承擔北京中軸線申遺的工作。“世界遺產保護需要國際范圍的充分討論和對話。我們要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和做法、經驗,通過連續多年的參與和觀察,我發現中國取得了長足進步。從之前接受別國的援助,到現在我們走出去援助別人。“呂舟說。
在本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呂舟不僅組織了“分享與保護:中非世界遺產申報籌備經驗交流”邊會,還參與和籌備了“世界遺產地管理者論壇”和“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壇”。
中國專家的積極參與為大會的成功和世界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呂舟舉例說,此次大會將繼續討論申報的“前置程序”并有望納入到更新的《操作指南》中。“前置程序”旨在幫助締約國在提交正式申遺之前對項目進行審查,提高締約國申報的水平、提高申報的成功率。中國專家認為應該支持這項議程并貢獻智慧,因為這在一定程度能夠幫助大多數締約國更好地把遺產價值講述出來。
原標題:守護人類瑰寶 賡續燦爛文明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現場記
文章來源: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07/16/nw.D110000renmrb_20210716_6-04.htm
[聲明]本文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會馬上處理。
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中公時事政治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時事政治頻道)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9-30
09-29
09-29
09-28
09-26
09-24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29
09-29
09-29
09-29
09-29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