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分析題目往往是公務員面試的重點考查內容,而對于綜合分析,很多人都“懵懵噠”,不知從何談起,不知談些什么,不知如何做,特別是“如何做”這一部分更是會出現“言之無物”的尷尬現象。中公教育在此進行展開分析。
人類的常規邏輯,除了膝跳反射等行為,都是先有意識后有行動的。舉例來說:如何在基層艱苦奮斗?那我們就可以從意識加行動上來說明。
首先,要不斷接受精神洗禮(意識層面)。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茶話會上強調了三牛精神,更是在多個場合強調了艱苦奮斗的精神,自身要發揮“兩學一做”的學習精神,俯首甘為孺子牛。
其次,要不斷深入扎根基層(行為層面)。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基層有很多工作要做,也有很多困難要解決,只有扎根基層,深入了解群眾所需、所求、所想,敢吃苦肯吃苦,才能真正為民服務。
最后,要不斷提升工作能力(行為層面)。常常翻閱書籍提升理論知識儲備,工作中不斷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創新工作方法,做到知行合一、理論聯系實際,工作方能言之有物。
日常學習中,為了積累知識經常會記憶一些例如“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三牛精神”等知識點,但是這些知識點除了可以讓我們的論述可以更具說服力,還可以變成答題的論點。舉例來說:實事求是是我黨堅守的工作原則,請你說一下工作中如何實事求是?
第一,做人要實。要明確自身優勢并揚長避短,讓工作可以更加得心應手;要明確自身短板并取長補短,多向別人學習讓自己全面發展。
第二,謀事要實。從實際出發而不好高騖遠,多調研多了解,使工作方法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
第三,創業要實。無論工作中的大事小情,都要真抓實干而不敷衍了事,敢于擔當而不推諉扯皮,勇于直面矛盾而不畏首畏尾。
許多社會問題的出現,都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而想解決問題,方法也應該是多樣全面的,所以某一社會問題想得到更加根本的解決,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舉例來說:要想解決農村空心化問題,你有什么建議?
一方面,當地鎮府應該成為解決問題的主要力量。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考量,制定符合當地實情的發展計劃,引入資本和企業,創造更多工作崗位,引游子回巢;對于現存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當地政府應該做好保障性工作,保障其基本生活、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提升生活獲得感、幸福感。
另一方面,年輕人也不能“一走了之”,要履行好贍養、撫養的義務和責任。時常打電話發視頻保平安,時常關心孩子的學習,關心長輩的身體,讓老人和孩子“空巢不空心”。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面試科目頻道)
及時掌握面試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9-10
09-10
09-10
09-09
09-09
09-09
09-10
09-10
09-10
09-10
09-10
09-10
09-10
09-10
09-10
09-09
09-09
09-09
09-09
09-09
09-09
09-09
09-09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