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們大家好,又見面了!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個小知識點“哲學的基本問題”。說到馬哲,如果大家在備考事業單位了,只要是涉及到考到公基的知識的點,相信大家多少都有些了解。廢話不多說,言歸正傳。既然涉及到哲學基本問題了,小伙伴們是不是得知道這里討論的是誰與誰之間的關系問題呢啊?沒錯,就是思維與存在之間的關系問題。當然有些小伙伴會覺得陌生,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物質與意識之間的關系。這里在考試的時候容易考到概念性的單選題。
例如:【單選題】哲學的基本問題強調的是(A)。
A.思維與存在
B.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C.共性與個性
D.偶然與必然
看到這道題很顯然考察的是概念問題:哲學基本問題,所以答案選擇A。這個考點是比較簡單的,咱們下去看一遍就能夠掌握的,做題一般也不會出錯。
知道了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了,接下來我們是不是也得考慮下誰是老大,誰是老二呢?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主要分析范疇: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如果認為物質第一性,思維第二性,那么我們堅持的就是唯物主義了。而如果認為思維第一性,物質第二性,那么我們堅持的就是唯心主義了。這一范疇是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分析呢?我們在考察時也是考察一些概念性的問題,根據分類考標準,根據標準考分類。
例如:【判斷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分標準是思維與存在何者具有第一性(A)。
2、可知論和不可知論。一般來說,如果認為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也就是說思維可以正確認識存在,那么我們堅持的就是可知論了,而如果認為思維與存在不具有同一性,也就是說思維不可以正確認識存在,那么我們堅持的就是不可知論了。那小伙伴們認為世界可不可知呢?答案當然是可知的。一般這一部分考察較少,考生容易疏忽。
例如:【判斷題】世界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A)。
當然,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唯物主義分成三中歷史形態,分別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分成兩種歷史形態,即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這里是我們的重點考點,我們需要把握清如何分析流派。
像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它把物質的本源歸結為實物。實實在在能感受到的,比如水、火、氣、土、五行等。也就是說,分析本源,發現是實物,我們就可以歸結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例如:【單選題】下列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是(A)。
A.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B.理存在于心中
C.心外無物
D.物是觀念的集合
通過例題,我們可以發現,A選項形存神才存在,也就是說,外形存在,內在的神韻才村存在,外形是我們可以實實在在感受到的東西,所以它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當然,像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我們主要考查它的三個缺陷,即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孤立、靜止、片面)、不徹底性,一般來說考察較少,很容易把握。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即馬哲,一般來說只考察馬克思分析出來的,物質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
那么除了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兩個類別如何區分呢?
主觀唯心主義強調把人的精神、觀念、意志當做世界的本源來看,夸大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一般來說,看到心、觀念這類字眼,分析后發現又是本源,我們叫就可以歸類為主觀唯心。
例如:【多選題】下列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是(BCD)。
A.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B.理存在于心中
C.心外無物
D.物是觀念的集合
而客觀唯心主義強調把獨立于人之外的“客觀精神”當成本源,一般來說,分析本源發現沒見過這東西,那就是客觀唯心了。
例如:【單選題】下列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是(A)。
A.未有氣,先有理
B.理存在于心中
C.心外無物
D.物是觀念的集合
分析之后就會發現,A選項理這個東西我們從沒見過,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客觀精神,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范疇。
以上就是哲學基本問題,主要有4個要點??荚嚨臅r候第一點概念,一般考單選題,問我們的哲學基本問題是什么?怎么區分?第二點關于唯物主義3個范疇我們重點考察第一個范疇,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第三點第四點關于主客觀唯心的分析。這是我們需要重點識記的四點。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公基常識頻道)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9-30
09-29
09-29
09-28
09-24
09-24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