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這部分考察形式比較靈活,識記內容不多,以理解性考察為主,考察重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矛盾、實踐和認識辯證關系等;需要考生對題干材料進行分析,再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進行答題,題干材料通常為某種現象、典故、名人名言、詩句諺語、領導人講話材料、國家實施具體的措施做法等。但是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仍然會陷入誤區,作為考生應該了解誤區近而避免,因此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考生常常陷入的誤區。
誤區1、整體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整體功能總是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點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①整體與部分相互依賴,沒有部分,就不會有整體;沒有整體,也無所謂部分。
②整體對部分起支配、統帥、決定的作用,而部分處于被支配、被決定的地位。
③部分影響整體,對整體具有反作用。在特殊情況下,當某一部分成為整體的主要環節時,對整體起決定作用。
④整體是各個部分有機的結合,整體具有部分所沒有的新功能。
從④整體是各個部分有機的結合,整體具有部分所沒有的新功能,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整體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有機倆個字表明當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舉例:蓋房子需要鋼筋、水泥、混凝土、磚塊等,那么很顯然這些部分材料沒有可以居住的這個功能,只有將這些材料進行有機結合,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機結合組裝在一起才可以構筑出來一個房屋,才可以具有居住的這項功能,
由此可以得出題干描述是錯誤的,我們在后期做題授課要著重不要讓考生跳進誤區中。
誤區2、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點撥:所謂物質,就是不依賴于人類的意識而存在,并能為人類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所謂物質范疇,就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范疇從客觀存在著的物質世界中抽象出了萬事萬物的共同特性——客觀實在性。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運動包括宇宙間的一切變化和過程,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題干描述錯誤,考生們要著重區分一些重點描述詞,以防掉入誤區中。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公基常識頻道)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9-30
09-29
09-29
09-28
09-24
09-24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